中国创投新纪元:早期基金投资机遇大揭秘​

嘿,各位投融资领域的小伙伴们!如今的中国创投市场,那可是迎来了全新的纪元,堪称周期筑底的关键转折点,同时也是结构性转型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。在这个政策主导、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环境下,咱们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船只,唯有顺应趋势、灵活调整航向,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浪潮里捕捉到那一丝确定性的机遇。

就在不久前的 6 月 11 – 12 日,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,36 氪 WAVES 新浪潮 2025 大会盛大举行,大会以「新纪元」为主题,简直就是创投领域的一场超级盛宴。各路顶级投资人、新锐企业创始人,还有那些在科技、创新、商业领域深耕的科学家、创作者与学者们齐聚一堂。大家热烈地探讨着 AI 技术革新、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,试图拆解出商业理想和未来世界的模样,一起寻找中国创投「新纪元」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在 6 月 12 日下午的投资人会场,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进行了一场超有料的独立演讲,主题是「新时代早期基金投资机遇」。嘿,你别说,现在的早期投资啊,就像经历着冰与火的双重考验。说它火吧,你看,在包括国常会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内的高级别会议上,早期投资这个在金融里边曾经不太起眼、规模也相对较小的资产类别,居然被反复提及,这热度蹭蹭地往上涨。但另一方面呢,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在好多赛道上却冷得像冰窖,消费、生物医疗,甚至连硬科技领域都有点 “凉凉” 的感觉。这可就奇怪了,那早期基金的机会到底藏在哪里呢?

其实啊,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一个变化的关键拐点。咱们来仔细分析分析,现在到底处于什么阶段,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,以及背后都有哪些相关现象。简单来说,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,主要依赖的金融支持体系是银行贷款。这也就是为啥从 1999 年有了专门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公司之后,中国银行行业能经历 15 年的超速发展。毕竟原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,像房地产、基建、制造业,都得靠银行贷款,而且它们也适合银行贷款这种金融模式。

但现在不一样啦,中国经济新的发展模式,基本不能再单纯依靠银行贷款了。打个比方,要是回到 20 年前或 15 年前,有银行跟华为说,每年给它 10 个亿的银行贷款,但是来年得评估是不是要还本付息,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借。你猜怎么着,华为可能都不太敢把这 10 个亿花在研发投入上。这就说明,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,支柱产业变了,底层的金融支持结构自然也得跟着变。这也就解释了,为什么从两年半以前开始,那么多政策都指向了风险投资或者早期投资这种小的金融类别,这和经济结构、金融结构的调整可是密切相关的。

再看看这张图,展示的是中国的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。过去几年,就算经济增长面临换挡或者挑战,中国的高技术或者高附加值产业,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,每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。就在 6 月 11 日早上,有一家我 10 年前投过的年轻人创办的企业 —— 影石创新,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啦,这和刚才说的经济结构变化可是有点关系哦。

目前常规意义上的高科技产业,在中国 GDP 中的占比大概只有百分之五点几。现在中国 A 股市值加起来差不多 100 万亿,其中科创板市值大概是 6.5 万亿。从市值占比来看,科创板里这些企业的市值,占中国经济的 6.5% 左右。这里面有个关键区别要注意哦,科创板里的公司既有制造业,也有服务业,可刚才那张图只统计了高附加值的制造业。实际上,现在 VC 投的大部分行业都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或者第三产业。比如说在芯片行业,VC 主要投的是芯片设计,而不是晶圆厂;生物医疗产业,大家投的也主要是新药研发,而不是药品或原料药的生产。

那问题来了,如果中国经济结构能够完成调整,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最后能在中国 GDP 中占多大比重呢?这个问题很重要哦,巴菲特曾经说过,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总市值与其 GDP 的比值在 80% – 120% 之间属于合理区间。咱们取个中间值 100%,中国当前 140 万亿 GDP 规模,对应的资本市场总市值应该是 140 万亿。那高科技产业在中国资本市场市值的合理占比应该是多少呢?这大概就是未来 5 年、10 年我们需要持续观察和回答的问题啦。

我刚才解释了为什么金融结构会调整,为什么风险投资行业会被国家级决策会议反复提及。可为啥政策有利好,大家还是觉得行业冷呢?原因就在于这个行业还在转型期,高科技产业仅占 GDP 的 5%,占制造业不到 20%,还处于早期阶段。这也就是 “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” 的逻辑所在,只有产业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,早期投资才有大显身手的机会。

再说说影石创新,它在科创板上市一开盘,市值就达到 700 多亿,差不多 100 亿美金呢。我觉得影石就是中国特色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。中国特色的科技,就是依托中国强大的长制造业产业链,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现高附加值突破。就拿咱们现在熟悉的新能源车来说,以前燃油车有两三万个零部件,换成电车后仍然有一万个零部件,所以它还是一条非常复杂的长产业链和长制造链。但是,咱们把燃油发动机技术,也就是动力总成,换成了三电(电池、电机和电控),这就是高附加值环节发生了巨大改变。

影石创新的创始人擅长图像相关的拼接技术,也就是偏软的图像处理技术。大概两年后,他发现在中国卖软件不太容易,于是跑到深圳从头开始创业。他把图像拼接技术融入中国珠三角成熟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里。经过 10 年的努力,影石成为了全球第一名的运动相机品牌,然后顺利在科创板上市。

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有很多,比如现在热门的机器人行业,以及其他更多所谓的未来产业。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可太明显啦,很多有制造业成本优势的国家,还在努力构建长产业链和长制造链,却缺乏高附加值环节的突破;而美国呢,可能在高附加值环节有优势,但又缺少完整的长产业链和长制造链。中国可是全球少有的集齐了长产业链、长制造链、高附加值环节巨大改变这三个要素的国家。如果一家公司能充分利用好这三件事,做出新的面向未来的产品,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可,那它大概率就是中国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之一。要是这个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环境里还能脱颖而出,那走向国际化也不在话下。

好啦,第一部分就讲完咯。总结一下就是,风险投资行业现在冰火两重天,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到了关键阶段,而具有中国特色、能在全球出彩的产业和机会,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。下一部分,我们再来聊聊和风险投资行业最相关的,中国资本市场有没有变化,这可是大家抱怨最多、吐槽最多、讨论最多、关心最多,但暂时看起来还不太让人满意的话题哦,敬请期待!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